案例分析 當前位置:首頁 > 物業(yè)學堂> 案例分析

3死3傷!物業(yè)緊急通知:嚴禁電動車進樓入戶、飛線充電!

分享到:
點擊次數(shù): 更新時間:2022-10-08 10:03:20 打印此頁 關閉


20223191950分許,
吉林省吉林市龍?zhí)秴^(qū)山前街道
某小區(qū)居民樓二樓發(fā)生火災,
火災系該戶居民
在家中為電瓶充電引發(fā),
過火面積50平方,
火災造成3人死亡、3人受傷。

網(wǎng)絡配圖
 
家庭消防提示
 
1、家中不要停放電瓶車,不要放置鋰電池或為其充電。鋰電池的燃煤速度太快,一旦著火爆炸,人員難以逃生自救,在室內狹小空間易導致傷亡。確實不能放在室外的情況下,建議放在家中相對獨立且離戶門較遠的位置,比如陽臺。
 
2、發(fā)現(xiàn)火災后,要及時疏散戶內所有人員。發(fā)現(xiàn)起火后,人員生命安全作為第一重要的事情,先把戶內所有人疏散到戶門之外(即使疫情管控,也應果斷開門進入樓梯間),在此前提下,根據(jù)火勢大小和個人的能力、手頭滅火器材的情況,再決定是否撲救。建議有條件的家庭配備水劑型滅火器,滅火時有降溫效果。
 
3、戶內火災發(fā)生,離開戶內時,建議關閉戶門。當發(fā)現(xiàn)沒有辦法撲滅火災時,所有人員要及時離開戶門,并將戶門關閉。避免煙和火從戶門向外蔓延,影響樓上其他人員的疏散逃生。否則,一旦樓上人員逃生受傷或死亡,則要承擔民事賠償或刑事責任。離開戶內后,到安全地方打119報警求助。
 
4、非自家著火,要躲火避煙。當發(fā)現(xiàn)本單元內其他人家發(fā)生火災時,首先要觀察樓梯間是否有煙,如果沒煙,可快速關閉家中所有門窗,順樓樓間向下逃生;如果樓樓間有煙,則關閉自家戶門,采取防煙措施,打119報警等待消防滅火救援。


生命的逝去,

令人痛心。

無情的火災

再一次向人們敲響了警鐘:

使用電動自行車,安全至上!



嚴禁電動車進樓入戶停放和充電的

法律法規(guī)


《消防法》

     《消防法》第60條:有下列行為之一的,責令改正,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:


     (一)消防設施、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標志的配置、設置不符合國家標準、行業(yè)標準,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;


     (二)損壞、挪用或者擅自拆除、停用消防設施、器材的;


     (三)占用、堵塞、封閉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;


     (四)埋壓、圈占、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的;


     (五)占用、堵塞、封閉消防車通道,妨礙消防車通行的;


     (六)人員密集場所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;


     (七)對火災隱患經(jīng)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通知后不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的。

《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(guī)定》

      應急管理部《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(guī)定》第三十七條: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、疏散走道、樓梯間、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。


      第四十七條:違反本規(guī)定,有下列行為之一的,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,對經(jīng)營性單位和個人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,對非經(jīng)營性單位和個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:(七)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公共門廳、疏散走道、樓梯間、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,拒不改正的。

《關于印發(fā)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

的通知》

      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印發(fā)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的通知》第十八條:物業(yè)服務企業(yè)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務,對管理區(qū)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和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消防車通道進行維護管理,及時勸阻和制止占用、堵塞、封閉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消防車通道等行為,勸阻和制止無效的,立即向公安機關等主管部門報告。

《關于規(guī)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

的通告》

      公安部《關于規(guī)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》:嚴禁在建筑內的共用走道、樓梯間、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(qū)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。



電動車使用不規(guī)范
消防安全隱患多
時刻繃緊安全弦
安全意識要筑牢
警鐘長鳴、防患于未然
關注
消防安全
生命至上


不要有僥幸心理
不要總覺得自己是幸運兒
當厄運降臨的時候
帶來的都是沉重的教訓!
轉發(fā)到小區(qū)業(yè)主群
提醒身邊人!


文章內容來源:物業(yè)管理微資訊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

上一條:業(yè)主被路樁絆倒摔傷,法院判決物業(yè)公司承擔70%責任 下一條:高空拋物違法,那可以“高空潑水”嗎?